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这家芯片公司被曝停止运营,3 个月前刚完成 6 亿融资,天价半导体泡沫破裂时刻,“人傻钱多”的投资逻辑终结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a轮融资半导体会倒闭吗,[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这家芯片公司被曝停止运营,3个月前刚完成6亿融资

近期,芯片产业的风云变幻引起了广泛关注。深圳启灵芯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刚完成6亿融资的ARMCPU初创企业,近期被曝停止运营,破产倒闭的消息震动了行业。

启灵芯成立于2021年11月,其核心团队来自中美主流芯片企业,拥有深厚的CPU技术和丰富的量产经验。公司专注于高性能通用计算和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致力于提供自主可控、高能效的通用芯片。然而,仅仅在3个月后,其天使轮和A轮融资的辉煌似乎就化为乌有。

启灵芯的困境或与前ARM中国负责人吴雄昂有关。有观点指出,吴雄昂与启灵芯的ARM架构CPU授权问题,可能是其面临挑战的关键因素。吴雄昂与ARM中国的争端在业内闹得沸沸扬扬,最终导致其在公司中的地位受到影响,这也影响了启灵芯的芯片授权。

启灵芯的困境并非个案,国内芯片产业近期经历了不小的风波。除了启灵芯,今年7月,还有诺领科技被曝破产倒闭。这家专注于蜂窝物联网芯片的年轻创业公司,仅在B轮融资后就陷入困境,最终未能挺过难关。

启灵芯和诺领科技的倒闭,反映了当前半导体行业的淘汰赛局面。随着投资的降温,非头部创业项目面临融资困难,裁员和倒闭现象开始出现。同时,芯片行业也迎来了一股纠察风暴,多名行业重量级人物因涉嫌违规被查。

二、吉利科技旗下晶能完成首轮融资产品服务于新能源汽车等

易车讯12月15日,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浙江晶能微电子有限公司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登国际领投,嘉御资本、高榕资本、沃丰实业等机构跟投。该轮融资主要用于功率半导体模块的研发投入、产线建设以及技术团队搭建等方面。



晶能紧抓汽车电动化高增长趋势,以逆变器功率模块为切入点,通过“芯片设计+模块制造+车规认证”的组合能力,开发车规级IGBT芯片及模块、SiC器件、中低压MOSFET等产品,服务于新能源汽车、电动摩托车、光伏、储能等“双碳”产业场景。


晶能CEO潘运滨表示:“通过构建‘芯车联动’机制,紧贴需求、精研技术,晶能在芯片设计、模块制造和车规认证上锻造核心能力,为新能源汽车、电动摩托车、光伏、储能等客户提供极致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明年将有多款产品开始装车。”




IGBT和SiC等功率模块是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逆变器的核心部件,被称为电力系统的“心脏”,能够实现高效的电能转化与电路控制。


在吉利科技集团CEO徐志豪看来,本轮投资者与晶能皆有战略协同能力。吉利科技集团在新能源领域投资布局完整、掌握核心技术,希望与更多投资者优势互补、持续共进,共同助力国内半导体行业创新应用以及双碳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易车超级评测体系即将上线,为用户带来当前市场中热门畅销新车的全方位实用评测,彻底解决你的选车、购车、用车疑惑。

天价半导体泡沫破裂时刻,“人傻钱多”的投资逻辑终结

原创2022-07-27 20:35·投资家网来源|投资家(ID:touzijias)

作者|刘晓月

好不容易中签,不仅不赚钱,还要倒赔钱。

前不久,明星芯片公司中科蓝讯登陆科创板,然而上市即破发,首日即跌29.85%,股民中一签(500股)亏损13680元。十几天后,中科蓝讯的股价已经从91.66元的发行价跌到了60.43亿元,近30亿的市值就这样蒸发了。

2016年成立时注册资金仅10万,从华强北起家一路跑到白牌TWS蓝牙耳机之王,中科蓝讯近年来的TWS蓝牙耳机出货量已跃升至全球第二,它的商业逆袭故事可以说相当励志。只不过,来到二级市场后,中科蓝讯却遭遇未曾预料的滑铁卢。

中科蓝讯的故事并非孤立,今年以来半导体赛道的明星新股屡屡破发,完美诠释了啥叫“中签如中刀”。

比如4月12日上市的唯捷创芯,发行价为66.6元/股,不过开盘即破发。当日收盘报42.6元/股,大跌36.04%,总市值为170.43亿元。也就是说,上市首日,唯捷创芯的总市值就蒸发了96亿元。若以首日收盘价计算,则中一签巨亏1.2万元。

不过若论中签亏损程度,唯捷创芯还不算最惨。头顶“基带芯片第一股”光环的翱捷科技,创下首日33.75%的跌幅纪录,第一大股东阿里巴巴持股缩水65亿。如今股价已从发行价164.54元,跌到了69.4元,100亿就这样没有了。

半导体龙头情况的情况也非常不乐观,进入2022年,千亿市值芯片龙头韦尔股份股价开始暴跌,从去年高峰的3000多亿市值下跌到1248亿,几乎腰斩;即便是备受投资人推崇的寒武纪也未能幸免。自上市以来,寒武纪股价从最高点的281.5元/股,如今跌至61.69元/股左右,700多亿元的市值就这样蒸发了。

根据QUICKFactSet数据显示,世界主要半导体相关企业(40家)的总市值截至7月1日为3万亿美元,与2021年底相比减少了近1.8万亿美元(4成)。

总而言之,半导体算是给了投资者深刻的教训——什么叫做“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去年最卷的投资领域,凉了

二级市场的冷风,也吹到了一级市场。这个前两年最火的投资领域,终于开始凉凉。

从2019年开始,中国半导体投资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过亿元天使轮融资满地开花,相当多半导体公司在成立一年就能有好几亿的估值了,再快速经过几轮融资后,估值就能暴涨至几十亿。

半导体堪称投资圈最卷的领域,一些明星项目“已经不是靠有钱靠抢就能进,企业对投资方要求很高”。以汽车智能芯片创业公司地平线为例——C轮融资轮到从C1到了C7,轮次之多闻所未闻,几乎囊括了市场上大部分知名的专业机构和产业资本。

供求决定价格,半导体项目的估值也随之水涨船高,但在“僧多粥少”的局面下,机构们只有“takeitorleaveit”(要么接受要么出局)的选择。所以行业的投资开始内卷,机构们明明已经心里滴血,但还是咬着牙,与同行的竞争谁估值开得更高、投的更多更快,甚至市场不乏A轮融出B轮、C轮估值的案例。

然而时间到了今年,情况发生巨变——

一些以前托关系都不一定能进得去的项目,现在有创始人主动找上门,说估值好商量;一家华南曾吸引一众知名投资人追捧的国产GPU公司被曝融资困难;刚刚完成融资的某芯片独角兽,被FA爆料一直拖欠着中介服务费......

有业内人士甚至预言,“今年下半年将会有更多半导体公司因为融资不顺而倒闭。”

吹起来的估值泡沫,迎来破裂时刻

投资市场的变化,折射出行业基本面的变化。在迎来前两年的快速增长后,半导体市场正在迎来从热向冷的周期性转化。

根据SIA(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1517亿美元,同比增长23%,环比下降0.5%。

半导体行业的下游需求,出现了大幅缩减的趋势。据Canalys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此外,联想、惠普、宏碁、华硕等几乎所有一线PC品牌都开始下调年度出货目标,平均下调幅度超过20%。

“潮起之后必有潮落。”有投资者表示,半导体的转冷也是理性回归的表现——毕竟“人傻钱多”的时代不复存在了。

回想上一波的半导体行业热,实在是存在了太多的泡沫。在大环境需求的牵引、政策的推动、产业的东风下,“做水泥、做饭店、做海鲜的公司都来做芯片了,半导体企业数量大增。”

在优质项目稀缺、钱愁的没地方花的投资环境下,大量资本流向了半导体行业,项目的估值已经无理性可言。而为了让参与较晚的投资方也有钱可赚,大部分企业在上市之时会冒险高定价发行,创造了一个个市值神话。

事实上,这些企业已经被投烂了。此前国中资本施安平也说过,“一个明明A轮的企业,却要了B轮甚至C轮的钱,提前把生命透支,后边没人敢接了。”

诚然,这些表面顶着高科技光环的“独角兽”,内里个个都是巨额亏损、持续烧钱的“毒角兽”。像翱捷科技,一直是深陷亏损泥潭。2018-2020年以及2021年1-6月,分别亏损约5.37亿元、5.84亿元、23.27亿元以及3.72亿元。但上市时估值达到688亿。而此前2020年4月,该公司上市前最后一轮对外融资的价格为4.05美元,对应估值为106亿元。也就是说,在4年累计亏了45亿的情况下,翱捷科技20个月估值增长超5倍。

人傻钱多的时代,终结了

无论如何,人傻钱多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独角兽”们真的不好混了。

回顾黑天鹅频飞的2022上半年,在疫情波折反复、地缘政治变化等众多影响下,投资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寒冬时刻——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企境内外上市192家,首发融资额合计约人民币3157.8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9.6%、28.6%。同时,VC/PE支持的IPO总融资规模约为人民币1800.32亿元,同比下降45.5%。

VC/PE们纷纷踩下了急刹车,出手变得前所未有的谨慎。5月份投资案例数量同比下降67.3%,披露的总金额也同比下降77.5%。有投资人表示,机构全体集体精致摆烂,“上半年业务部门KPI完成度0%,投资达成0%,投资退出0%。”

毕竟这年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投资人也找不到钱了。以今年5月为例,VC/PE市场共计201支基金完成新一轮募集,同比下降52.6%;披露募集金额的198支基金共募集518.5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0.6%。

投资机构感觉到了寒风萧瑟,对于创业者而言更是寒冷刺骨。不止一位创业者曾发文:当前资本市场的客观因素已经到了最恶劣的时候,可能正处于几十年一遇的低谷。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在2022财新夏季峰会上透露,他从一些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有20%的项目能接受比上一轮更低的价格融资。即使是明星项目,比上一轮的加价率也从50%下降到10%-20%。

就连半导体、新能源这样的热门赛道,优秀公司的估值也比此前预期下降30%左右。腰部项目要想融到钱,今年的估值最高也就是去年同类项目的一半,“腰部以下项目基本上融不到资”。

寒冬之中,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目标。多位投资者已经给了创业者这样的建议,“该下调估值就果断出手,先拿钱再说。”

这不禁让人想到2008年金融危机,红杉资本给所有被投CEO的信中有句著名的话:“Cashismoreimportantthanyourmother”(现金比你妈更重要)。

但钱也不是天上就能掉下来的,撇去浮华、摘掉光环的独角兽们,能否避免被冻死在寒冬之中,还是未知之数。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a轮融资半导体会倒闭吗
发布人:15105647522 发布时间:202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