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谢东萤离开蔚来融资怎么办,[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撰文|宋雨婷
近期,由于瑞幸的做空丑闻,各行各业都开始进行自我审视。身为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蔚来马上就被盯上了,这不仅与其创始人李斌一向高调的做派脱不开干系,其“恐怖财报”更是吸睛。
利润4连亏,“恐怖财报”名副其实
据了解,蔚来2019年一年卖了20565辆车,超出了之前销量的总和,营收78.25亿人民币,而其财报数据却显示,2019全年净利润-112.95亿,亏损巨大。
蔚来自成立以来累计卖出了34218台车,其连续四年的净利润:--25.36亿、-49.85亿、-96.6亿、-112.95亿。负债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多,而且是车卖的越多,公司亏得越多。
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蔚来总资产为145.82亿,负债194.03亿,净资产是负的,资不抵债。
有网友计算过,蔚来累计就有将近300亿资金已经灰飞烟灭。结合销售数据,也就是每卖一辆36万的车,亏损54.93万。
难道李斌的创业路就此中断了吗?其实不然。
正向研发即是光环
蔚来与瑞幸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就是技术。
蔚来为什么无时无刻都有疯狂的铁粉为其洗白,不仅是为了薅“首任车主均可享受终身免费全国换电服务”的羊毛,也是因为蔚来拥有正向研发的光环。
并且其已经获得和正在申请中的专利超过4000项,其中换电站就有超过500多项专利。
虽然造车新势力也被誉为PPT造车,但没真本事的也挣扎不了几下就死了,蔚来在正向研发光环的加持下,经营起来就不是几个“国际大师”教你做咖啡(讲故事)那么简单的事了。
祸不单行,钱、人两空
但是论烧钱的速度李斌和陆正耀倒是可以成为知己。
虽然众所周知搞汽车烧钱,但是仅2019年一年,蔚来的成本就花了190亿,合每个月15.8亿。
这其中包含44亿元的研发费用,可蔚来是用代工厂的,在生产制造成本相对低复出的情况下,竟能花出销售成本的一半,如此大手大脚的烧钱,导致其截止2019年12月31日,账上只有现金10.56亿人,远不够支撑其去年平均一个月15.8亿开支。
同时,2020年蔚来还要偿还194亿债务中的90亿短期负债。
祸不单行,在这个生死存亡的节骨眼上,其管理层分崩离析。
股东淡马锡、高瓴资本相继减持蔚来汽车股票。高瓴(蔚来第三大股东)甚至在2月份一股不留,清仓抽身。
副总裁庄莉、联合创始人兼执行副总裁郑显聪、首席财务官谢东萤、财务副总裁汪冬宁、用户发展副总裁朱江等人也相继离职。
加之2020年开年的疫情暴击,蔚来简直是集所有暴击于一身,其未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就在大家看衰蔚来的时刻,神转折来了!
蔚来还能坚持吗?
2月底合肥市政府投资了蔚来,该项目计划融资145亿元,其中,总部及研发基地投资10亿元、第二生产基地投资15亿元。
今天,也就是4月8日,蔚来汽车官方发布其2020年3月的交付数据。数据显示,蔚来汽车3月整体交付量达1533辆,同比增长11.7%,环比增长116.8%。
不仅如此,蔚来2020年一季度总计交付3838辆,甚至超出其2019年Q4财报预计的3400至3600辆的目标。
一方面是政府加持,一方面是订单不断,无一不在向外界传达一个信息:蔚来还有的玩!
说实话,做生意亏钱不可怕,可怕的是停顿。就算是拆东补西,只要有销量,还能正常运作,就有翻身的机会。
这不,销量一亮,蔚来的骨头立马硬起来了,其官方对外宣称:今年2月至3月中旬,蔚来汽车的新增订单已恢复到2019年12月的七成水平。疫情期间,公司在市场营销方面积极创新,在供应链方面的精细管理。加上线下门店的逐步恢复,蔚来对2020年有信心。
车主:我们的目标是薅一辈子羊毛
事实上,蔚来从来没有演“独角戏”,其疫情期间在整个行业销量下滑的前提下,还能销量上涨,都是真实车主吆喝起来的。
一直以来,蔚来的车主都“妖魔化”、“伤心病狂”的支持者蔚来,不只是产品力的问题,更多的是和消费瑞幸的人一样,蔚来用户也很在意怎么才能将“首任车主均可享受终身免费全国换电服务”的薅羊毛行为持续得更久。
但也就是这种薅羊毛思维的存在,才让蔚来走的艰难。
同时,蔚来给其产品赋予更多的附加值,如搞会员、搞体验、精装内饰、微信客户维护群等无一不费钱费人。毕竟任何一家公司的精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
对比电动事业翘楚特斯拉使尽浑身解数地提升产能、降低成本,坚持“做减法”的行为,很值得蔚来借鉴。
近年来,特斯拉不但产品越来越少、选配越来越少,甚至连配件也越来越少、线束越来越短。特斯拉model3的内饰中控更是省得只留一个平板了。
而特斯拉国产化也势必会给蔚来带来冲击,蔚来“做减法”更是刻不容缓。
当前国家已出台利好电动汽车发展政策,即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能不能把握这个翻身机会,就看蔚来的造化了。【iDailycar】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月14日,据网络消息,威马汽车针对本月的两起威马电动出租车自燃情况正式回应:初步调查系电池问题,提出立即更换高质量宁德时代电池的方案,并愿意赔偿经营者的损失
本月,为了推进当地出租车业务的“新能源化”“环保化”,福建邵武市为推动出租汽车纯电动化工作,共投放131辆新能源电动出租车,其中威马投放80辆。在此前邵武市运管所回复市民提问中曾表示:车企将根据邵武的运输市场情况,制定出对电池保障90万公里以上其他配件终身维护的保障政策。出乎意料的是,这批新车投放使用仅5天后,10月5日,一辆 威马EX5电动车,在未启动充电的情况下,发生自燃起火事故,整车烧毁报废。更让人意外的是,在10月13日凌晨,又一辆威马电动车,在充电时发生起火燃烧,车辆烧毁。
13日下午,福建邵武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威马电动出租车连续两起自燃情况通报,称暂时停止威马电动出租车运营,统一把车停放到安全地带。
此前威马汽车见诸公开报道的起火事故仅两起,一起是2018年8月发生在威马研究院的试验车,并且操作人员“违规启动”;一起发生于2019年9月,据威马给出的分析报告,“据车主回忆,车内扶手箱和座椅处先开始冒烟,其在开门寻找灭火器过程中,车辆内饰开始燃烧、出现明火并逐渐蔓延,导致整车燃烧”。截止到今年9月,威马EX5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3.6万辆。两年约两起起火事故,这个概率并不算高。但同一品牌同一车型一周之内连续两起起火自燃,这个现象在整个行业里都非常少见。由于出租车牵扯到了公共交通安全,恐怕威马创始人沈晖此刻正在深度自责当中。
据上海证监局披露,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已于今年9月30日正式开启上市辅导备案,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而旗下威马汽车刚刚在22日完成100亿D轮融资,企业创始人沈晖也在之后公开发布“家书”,表达出威马“以创造更多价值”为目标的理念。
偏偏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时刻,刚刚从年初疫情的负面影响中恢复过来的威马,遭遇了前所未有“自燃危机”。而这也让我们联想到去年的蔚来。
2019年3月,新能源补贴退坡,造车新势力面临了巨大的危机。而之后,自4月起接连发生的4场自燃事故,让蔚来遭遇到了巨大的信任危机。即使在6月底蔚来宣布召回4803辆已经交付的ES8,也并未挽回局面。
从7月份开始,蔚来汽车ES8的交付量从6月的927辆下滑到了7月的164辆,出现了大幅的下降,简直可以称之为“断崖式下滑”。此后,公司便出现了CFO谢东萤等高管的流失和来自湖州方面的50亿融资告吹。
如今的威马汽车,也将面临用户对于安全问题的质疑。持续走高的交付量是威马赢得资本青睐的基础,但这次事件的发生,势必严重影响后续的交付情况。
数据显示,自今年2月份以来,威马汽车的销量一路上涨。9月,威马共售出汽车2107辆,同比增幅更是达到了38.8%。第三季度,威马汽车销量同比增长79.3%至6200辆。此外,根据中汽协对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情况的统计,在销量排名前十五名的企业集团中,威马汽车也以1.4万辆的累计销量成功挤进榜单,排在了第十五名,其产品的市场表现不能说不亮眼。
刚刚站稳脚跟的威马,不仅仅公司上市受阻,今年可能会是威马最为坎坷的一年。目前,造车新势力中,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已先后登陆美股市场。此时的威马也在冲击科创板。而在这个节点上,接连出现两起自燃事故,让威马的发展充满了更多不确定性。如何解决当前的安全问题,挽回用户信任,将是威马短期最为重要的事。
但截止发稿前,威马并未在官方渠道向公众发布事件进展和针对该车型用户的补偿措施,仅仅与相关机构初步确认采取更换车辆电池的处理方案。相比之下,这样的应急处置远不如蔚来“及时回应并召回涉事车辆”来的诚恳。很多个人消费者本就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存有质疑,即使中国市场的宽容度相比欧美国家高了不少,但这样的做法也很难让消费者满意。整个市场如今需要威马给出一个透明、诚实的事故调查和相应的处理结果。这不仅是代表了威马的态度,同时也将影响公众对于三元锂电池电动汽车安全性的判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近日,蔚来汽车发布公告表示,因个人原因,公司首席财务官谢东萤在10月30日递交离职申请,目前公司已经开始寻找谢东萤的继任者,并承诺将迅速填补这一空缺职位。
该公告发布后,当日(10月28日)晚间,蔚来汽车每股盘前跌幅扩大至8.61%,每股报收1.48美元,下跌1.99%。随后,舆论涌起,业内有声音认为,谢东萤的离职或许与蔚来汽车的融资不顺有关。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微博直言,“无论最后是王是寇,罗马都不是一日建成的。”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谢东萤在此时间点离职,可以说是功成身退。”
遇上“出行教父”
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谢东萤半生戎马已经是“军功卓著”。在加盟蔚来之前,谢东萤曾在摩根大通和香港瑞银资本等工作多年,在财务管理及融资运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资料显示,自2005年12月起,谢东萤加入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06年9月7日助力新东方赴纽交所上市;2014年5月,谢东萤加入京东,2014年5月22日助力京东赴纳斯达克上市;2016年9月,谢东萤加入百盛中国,2016年11月助力百盛中国赴纽交所上市。
无论是新东方、京东还是百盛中国,谢东萤的加盟都明确指着同一个方向——上市。彼时,被称为资本市场热宠的“造车新势力”们都在“融资”的热锅上团团打转,每个造车“新生”都迫切需要一个“谢东萤”。蔚来汽车作为国内首批新势力的佼佼者,其“朋友圈”不仅包括做电商和物流的京东、做智能手机和智能电器的小米,还有做社交的腾讯。
于是,被称为“金手指”的谢东萤与被称为“出行教父”的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一拍即合。2017年5月谢东萤正式加入蔚来汽车,2018年9月12日蔚来赴纽交所成功上市。作为国内首家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在12名蔚来用户敲钟上市之后,蔚来股价当日午盘后持续上涨,收涨5.4%,报收6.6美元,总市值为67.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3亿元)。
融资“事与愿违”
然而,好景不长。一年后,资本狂欢开始冷却,相较于IPO的股价,蔚来汽车的股价已经下跌了77%。2019年,在经历了“裁员”风波、股价缩水、融资不顺以及高管相继离职之后,压在蔚来汽车身上的“稻草”越来越重。在这种情形下,今年开始蔚来的“思路”是有所变化的,其将融资重点转向国资、地方政府资金。
天眼查信息显示,今年5月份,蔚来汽车与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亦庄国投将对双方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设立一家新实体公司“蔚来中国”出资人民币100亿元。然而,截至目前,该合作项目仍未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对于此事,谢东萤在蔚来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表示,事关机密,具体信息不便透露。今年10月,网传蔚来汽车正在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洽谈一笔超过50亿元的融资意向。随后不久,吴兴区政府回应,称“洽谈过,但无意向性协议,鉴于评估风险过大,已经停止进一步洽谈。”至此,50亿元融资告吹。而李斌对此的回应是“在跟不少地方政府接触,但没有太多信息可以披露。”
地方政府资金的不肯慷慨解囊,最终逼得李斌自掏腰包。9月5日,为解蔚来的燃眉之急,蔚来宣布其与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的一家附属公司(简称“腾讯”)以及公司董事长兼CEO李斌签订了可转换债券认购协议。根据协议,蔚来将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向投资者发行和出售本金总额2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的配售完成需要满足惯例成交条件,预计在9月底之前完成。其中,腾讯和李斌将各自认购本金1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各自认购的债券均等分割为两期。9月13日,李斌创办的易车,传来了或将以16美元每股的价格私有化的消息,大买主是腾讯。业内分析,易车之所以私有化,更多的原因是李斌为了拯救蔚来汽车,而与腾讯所做的交易。
续命“进退两难”
李斌曾说过,他最大的能力就是能在悬崖边上捞回来的能力。据悉,近日的李斌更是各处奔走,以寻找资源稳定股价。11月3日收盘,他的“奔走”是起到了作用,在没有任何利好消息的情况下蔚来汽车上涨20%。然而,行业部分人士则认为,蔚来汽车的股价上涨是治标而不治本的。
如果说,股价大跌只是蔚来汽车一个集中爆发,那么,盈利方式则是其天生的短板。根据财报,2019年一季度,蔚来汽车业务毛利率为-7.2%,第二季度则因为召回事件进一步下跌至-24.1%。即便扣除召回因素的影响,其汽车业务第二季毛利率仍为-4.0%。这意味着,蔚来汽车的毛利率是长期为负的,车卖得越多,亏得越多,资金压力越大。
可以说,他们已经看明白了,美国的资本市场基本上已经关闭了对蔚来的融资大门,行业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显然,资本的持续支持是需要符合行业规律的毛利率,以及业务本身相对可控的风险。可惜的是,从毛利率可以看出,带着浓厚互联网基因降生的蔚来,其盈利方式从开始到现在,就没比照着汽车行业的规律来,这也使得华尔街的分析师们不甚客气地给出了“卖出”评级。因此,在这种情形下,试图烧钱换市场以寻求未来利润的蔚来势必要转型,眼下是时候考虑自己是当摩拜还是当ofo了。
新京报记者刘阳实习生汪林图片来源企业官网
编辑张冰校对吴兴发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