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液体绝缘材料性能,绝缘的有关概念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液体绝缘包裹的作用,[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液体绝缘材料性能

液体绝缘材料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具体表现在击穿强度高、介质损耗角正切(tanδ)小、绝缘电阻率高以及相对介电常数εb小。在电容器中,为了提高储能,通常需要εb较大。此外,它们还具备优秀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如汽化温度高、闪点高、尽量难燃或不燃、凝固点低、合适的粘度和粘度-温度特性、热导率大、比热容大、热稳定性好、耐氧化、在电场作用下吸气性小、与接触的固体材料之间相容性好、毒性低且易生物降解。来源广且价格低是其另一个重要特征。对于开关油而言,还要求在电弧作用下生成的碳粒少、易分散、沉淀快。超高压变压器油则需油的流动产生的静电荷少。



为了提高油的绝缘性能,通常采用精制处理清除油中的杂质和水分。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吸附剂(如白土、硅胶或活性氧化铝)进行吸附精制,以及使用溶剂精制或电净化等。此外,为抑制绝缘油的老化,应加强设备的散热、隔绝空气并添加抗氧剂。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油中气体分析技术(气相色谱),可以对变压器进行异常监测与诊断,从而确保其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液体绝缘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还具备多种物理和化学性能,以及良好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通过精制处理和适当的维护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从而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扩展资料

用以隔绝不同电位导电体的液体。又称绝缘油。它主要取代气体,填充固体材料内部或极间的空隙,以提高其介电性能,并改进设备的散热能力。例如,在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中,它不仅显著地提高了绝缘性能,还增强散热作用;在电容器中提高其介电性能,增大每单位体积的储能量;在开关中除绝缘作用外,更主要起灭弧作用。

二、绝缘方式有哪些

绝缘方式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气体绝缘

气体绝缘是通过使用高压气体来实现绝缘的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特定的设备和环境中,如高压开关柜、变压器等。气体绝缘的主要优点是介质清洁、散热性好、受环境影响小。但同时,对设备密封性要求高,需要定期进行气体检测和更换。

2.固体绝缘

固体绝缘是电气设备中最常见的绝缘方式之一。它主要通过使用绝缘材料来实现电气隔离。固体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此外,固体绝缘材料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绝缘件,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的各个部分。

3.液体绝缘

液体绝缘是利用特殊的液体来实现电气设备的绝缘。液体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散热性能,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气设备的电气击穿和过热。此外,液体绝缘材料还具有自恢复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我修复小的绝缘缺陷。

4.组合绝缘

在某些特殊的应用场合,可能需要采用多种绝缘方式的组合来实现最佳的绝缘效果。例如,在高压电气设备中,可能会同时使用气体、固体和液体绝缘方式,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组合绝缘能够综合利用各种绝缘方式的优点,提高设备的绝缘性能和可靠性。同时,组合绝缘还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设备要求,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以上是绝缘方式的主要种类。不同的绝缘方式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选择适当的绝缘方式对于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绝缘的有关概念

2024-09-13 05:47·电工知库

1、绝缘

绝缘是用不导电的物质将带电体隔离或包裹起来,是防止电气设备短路和接地、保证电气设备与线路安全运行、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发生最基本、最可靠的手段。

2、绝缘介质

不善于传导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又称为电介质。电介质即绝缘介质,是指用来隔离带电体的绝缘材料。

绝缘介质通常可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和固体绝缘三类。固体的如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液体的如各种天然矿物油、硅油、三氯联苯等;气体的如空气、二氧化碳、六氟化硫等。

绝缘介质在某些外界条件,如加热、加高压等影响下,会被“击穿”而转化为导体。在未被击穿之前,绝缘介质也不是绝对不导电的物体,如果在绝缘介质两端施加电压,材料中将会出现微弱的电流。

3、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是绝缘物在规定条件下的直流电阻,即加直流电压于电介质,经过一定时间极化过程结束后,流过电介质的泄漏电流对应的电阻。

电气设备绝缘电阻的大小就是其隔离电压的能力,是衡量绝缘材料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大小对于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较高的绝缘电阻可以减少电流泄漏和电击风险,并能防止绝缘击穿和短路等故障。

绝缘电阻的测量值就是被试品上的直流电压与流过它的电流之比,会随着时间、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4、吸收比

当绝缘受潮或有缺陷时,电流的吸收现象不明显,总电流随时间下降较缓慢。因此,对于同一电气设备可根据i15s~i60s的变化初步判断设备绝缘状况。在电气设备的绝缘试验中,取加压后15s的绝缘电阻R15s,取加压后60s的绝缘电阻R60s,其比值R60s/R15s称为吸收比,K=R60s/R15s。

测量K值的试验叫做吸收比试验,K的最小值为1,K值越大,电气设备绝缘的耐电性越好;K值越小,表明设备的绝缘可能受潮或者存在裂纹等缺陷;受潮严重时吸收比可能接近于1。吸收比和温度有关。

5、极化指数

大容量的变压器、发电机、电缆等电气设备,吸收电流衰减得很慢,在1min时测量的绝缘电阻仍会受吸收电流的影响,吸收比不足以反映绝缘介质的电流吸收全过程,为了便于更好地判断绝缘体是否受潮,可采用较长时间的绝缘电阻比值进行衡量,即10min和1min时的绝缘电阻比值,K2=R10min/R1min,K2称为绝缘的极化指数。

极化指数测量加压时间较长,测定的比值与温度无关。被试品受潮或处于污染状态时,不随时间变化的泄漏电流所占比例较大,所以K2接近于1;绝缘体处于干燥状态时,K2较大。变压器的极化指数一般大于1.5,绝缘较好时可达到3~4。

6、电介质的损耗

介质损耗是指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由于介质电导和介质极化的滞后效应,在其内部引起的能量损耗。介质损耗也叫介质损失,简称介损。

表征某种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一般不用W或J等单位来表示,而是用电介质中流过电流的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的比值来表示,即tanδ。tanδ与绝缘材料的性质有关,而与其结构、形状、几何尺寸等无关。介质损耗的功率P与外加电压的平方和电源频率成正比。介质损耗有电导损耗、游离损耗、极化损耗等形式。

7、电介质的击穿

当施加在电介质上的电压超过某临界值时,则使通过电介质的电流剧增。电介质发生破坏或分解,直至电介质丧失固有的绝缘功能,这种现象叫做介质击穿。电介质发生击穿的临界电压称为击穿电压,击穿时的电场强度称为击穿场强。

8、绝缘介质的极化

极化是指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部沿电场方向产生感应电偶极矩,电介质表面出现束缚电荷的现象。理想的绝缘介质内部没有自由电荷,实际的电介质内部总是存在少量自由电荷,它们是造成电介质漏电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未经电场作用的电介质内部的正负束缚电荷平均说来处处抵消,宏观上并不显示极性。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束缚电荷的局部移动导致宏观上显示出极性,在电介质的表面和内部不均匀的地方出现电荷,这种现象称为极化,出现的电荷称为极化电荷。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液体绝缘包裹的作用
发布人:shuangbai85 发布时间:202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