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仪表线缆安装作业指导书
单价:¥2.00数量:2.00
市场价:¥2.00折扣价:¥2.00
单位:个过期时间:2036-02-13
销售地址:上海浦东 生产地址:上海市浦东工厂
关键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简介——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8-2018)
联系电话:151****5916联系QQ:点击我:
公司网址:重庆川仪销售联系电话——仪器仪表知识大全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电气仪表线缆安装作业指导书,[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简介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第2部分:变电电气安装》旨在提高电网建设施工质量,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提升整体技术管理水平和施工工艺科技含量。本书由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团队研究制定,内容基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南方电网标准以及技术规范、规定,同时考虑了公司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全书分为变电土建、变电电气安装、送电线路、配网工程、通信、常规试验、特殊试验分册,其中《第2部分:变电电气安装》聚焦变电电气安装领域,包含17项作业指导,如主变压器、封闭式组合电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管型母线、软导线、矩形母线、高压开关柜、电容器、干式电抗器、站用变压器及接地变压器、屏柜安装及二次接线、电缆敷设、交直流系统、接地系统、防火封堵。该书适用于变电电气安装专业施工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对相关人员有参考价值。二、电气安装工作总结
电气安装工作总结
我1995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河北电建一公司工作,先后在西柏坡电厂、衡水电厂和邯峰电厂及石家庄东方热电二厂施工,主要从事电气安装工作。
从1995年8月至1996年9月,我被分到电气工地输煤班,这一段时间是我的实习期,我主要熟悉了电厂输煤系统的电气施工的程序及步骤,掌握了基本的电气安装方法。95年8月至9月,我在西柏坡电厂输煤控制室进行翻车机的电气检修和调试。95年9月上旬至12月,我跟随输煤班到衡水电厂进行输煤系统的电气安装,完成了输煤栈桥、煤仓间和转运站的电缆敷设、电气设备安装和电气调试,我从中汲取了许多非常宝贵的经验。通过这两个工程的锻炼,我完成了从学生到工人的转变,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这两个转变为我以后从事电气安装的技术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96年5月至9月,我在西柏坡基地参加英语培训,公司搞英语培训的目的是为了邯峰工程,因为邯峰工程是涉外工程,就这个工程而言,我公司需要大量的懂技术、懂专业、懂外语的技术人员。因此,我在培训期间,认真学习,着重练习听力和对话,为邯峰工程做准备。
96年10月,我被工地派到邯峰现场临建设计小组,进行邯峰现场的施工力能设计,在此期间,先后设计了邯峰现场的施工电源布置和生活区电源布置。97年4月,我从设计小组来到班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编制了吊车的电气施工措施和大型吊车的电气拆卸作业指导书,而且先后参与了现场60T龙门吊、60T门座吊和DBQ4000TM塔吊等十几台吊车的电气施工,并独立承担了现场所有吊车的电气调试工作。另外,我先后安装了8台箱式变压器和6台中转柜,编制了施工现场的高压环网和低压供电的技术措施和临时电缆敷设技术措施,完成了施工现场的电源网络布置,为邯峰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98年8月,我被评为助理工程师,同时,邯峰工程的电气安装任务也正式开始。我开始参与电气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其中,我编制了全厂接地施工方案、低压变和PC柜安装方案、中压柜安装方案和外方电机储存方案。98年12月,我被工地任命为汽机厂用班技术员,负责全厂接地、低压动力中心、汽机房、循环水系统和消防水系统的电气设备安装的技术工作。全厂接地是我工地进入邯峰工程的第一个电气安装工作,为此,我仔细的审核图纸,阅读全厂接地设计说明书,并以次为根据编制了全厂接地施工技术措施和接地作业指导书。邯峰电厂的接地设计与国内设计不同,它要求采用裸铜绞线作为接地线,这与以往国内设计镀锌扁钢作为接地线的方式就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地线的焊接方式也就有所不同,我们在邯峰电厂的接地线焊接上采取了新工艺,摒弃了原先的电焊焊接而采用了火泥焊接,采用火泥焊接的地线接头外表光滑,填充饱满。火泥焊接的推广和使用,大大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工艺。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严把质量关。在升压站地线施工时,我们使用国外进口的一批焊粉焊接的地线接头填充不饱满,两接头之间没有完全被包熔,我立即和邯峰筹建处、西门子公司联系,经过和西门子驻现场代表实际检测,使他们确认这批焊粉存在质量问题,从而空运一批合格的焊粉抵达邯峰现场,保证了施工质量,也保证了我公司的经济利益。
随着邯峰工程的不断进展,我越来越感到国内规范、标准及图纸设计方式迥异于欧洲规范和IEC标准,而公司也发现了这一点,为此,公司组织技术人员专门学习和培训了KKS编码规则和欧洲各专业标准及外方图纸,我作为一名电气技术人员,也参加了培训。经过培训,使我掌握了国内外的电气施工标准的异同,并且熟悉了KKS编码系统和国外电气图纸的设计习惯。
因为我主要负责汽机厂用班的电气技术工作,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了低压动力中心和汽机房的电气设备安装上。低压动力中心内主要安装低压厂用干式变压器和低压厂用配电盘和照明盘。这些设备都是外方供货,与国内设备有所不同,其安装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事先看好运盘路线和施工环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出低压变和PC柜的运输及安装施工技术措施,然后以此措施为指导,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PC柜内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在PEN母线的后边,即低压变的中性线先接地,然后再穿零序电流互感器。这与我们以往的设计不同,以往国内设计低压变的中性线先穿零序电流互感器后再接地,西门子公司这种设计方式与众不同,而邯峰电厂运行人员亦问过此事,我给他们解释:全厂接地电阻值小于0.1Ω,只要有接地故障,其接地故障电流就很大,线路中的空气开关或熔断器动作就能切除故障电路。零序电流互感器安装在此无实际意义。后来为了证实我的想法,也为了给电厂运行人员一个满意答复,我又给西门子公司发了一份联络单询问此事,西门子答复:此零序电流互感器无意义,只不过应设计院要求而加的。通过这件事,即锻炼了我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有了一个提高。
对于我所负责区域的厂用电缆的敷设,统筹考虑,从全局出发,尽量避免电缆的交叉,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敷设,严把质量关。另外,我还独自承担了循环水高压段、低压段盘柜的电气调试工作,完成了22面高压盘和20面低压盘的调试工作,并且也承担了自MCC盘以下的所有各控制箱的调试,比如循环水泵房旋转滤网控制柜,厂家为了保密,只给了接线图,没有给原理图,我只能一点一点的查线和校线,用了3天时间,把整个滤网控制柜的线路查清并画出电气图,从电气图纸上弄清了操作步骤和程序,然后进行试运行,试运行完毕后我把这些操作步骤和程序交底给邯峰电厂的运行人员,指导他们进行如何操作。另外,由于设计的原因,邯峰现场综合水泵房内9台电动门的配电线路存在一些问题,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因此,我仔细审核图纸,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了线路更改,更改后的电气线路完全满足设备正常运行。
邯峰电厂主厂房区域的电动葫芦是上海柯尼公司供货的,这种电动葫芦与国产的不同,它属于微电脑控制的智能型产品,使用前需要输入数据进行调试,#1机由厂家调试,我配合厂家技术人员调试。在此期间,我向厂家人员虚心求教,很快掌握这种电动葫芦的调试方法。因此#2机的电动葫芦调试就不要他们来了,而由我来完成调试工作,这样,我就为公司省下了调试费用,创造了部分经济效益
2001年1月,我从汽机厂用班调到电气试运班,担任电气试运技术员。主要负责邯峰电厂的电气试运的技术工作,在半年时间里,我先后完成了#2机组锅炉侧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引风机、送风机和磨煤机等电气系统的试运,完成了汽机侧油泵、电动给水泵、凝结水泵、精处理泵及循环水泵等电气系统的.试运,并且配合调试队和电研所完成了#2主变、厂变及PT柜和高压柜的各种电气试验。在公司试运小组的领导下,电气试运班圆满完成了168小时运行,为#2机组顺利移交做了应有的贡献。
我在做好现场的技术工作的同时,还根据公司要求,执行了文件包制度,我按工地要求共建立了5个文件包,它们分别是全厂接地装置安装文件包、主厂房用电设备安装文件包、供水系统电气设备安装文件包、全厂吊车电气设备安装文件包和附属系统电气设备安装。每个单位工程需要的施工图纸会审和有关施工技术记录、试运记录及各种技术记录表格,我都及时把其入包,并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去做,顺利通过内审和外审。
2001年10月,因工作需要,我进入北郊电厂扩建工程现场,主持电气安装技术工作。北郊工程由于图纸不到位,参与施工的单位多。而现场的前期准备工作(如3000吨/米吊车的电气部分)、现场的电源、厂房的接地工作又必须按照整体的工程进度完成。在此过程中,多次与设计院、厂家代表、施工单位等联络,解决了许多实际的技术问题,使工作按正点完成。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运用以往的经验及同事之间的相互配合,完成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工作,并且学习到了许多热控安装的知识,扩充了知识面。
在从事多年的技术工作中,应将施工规范、技术标准等熟悉透彻,灵活运用于工程。必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及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的水平,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适应自动化机组的建设需要,才能更好的为河北电力做贡献!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8-2018)
2022-06-0920:18·上进的平头哥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
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
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9年5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
网Jit:www.jhprcss.com
邮政号码:100038电话:(010)63906133(发行部)
2018年12月第1版2018年12J]第I次印刷
的公告
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T.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682018,自2019年5月1H起实施。H中,第5.2.10,8.0.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501682006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額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C2013J16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进入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电缆及附件的运输与保管、电缆线路附属设施的施工、电缆敷设、电缆附件安装、电缆线路防火阻燃设施施工、工程交接验收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基本规定的章节;2.对术语章节中的某些名词术语做了删、补修改,3.增加了电缆竖井的接地要求增加了铝合金电缆敷设弯曲半径的要求;5.增加了城市电缆线路通道标识的设置要求;6.增加了电缆线路载压件控系统施工及验收的要求;7.删除了油浸纸绝缘电缆的施工经验收收规定;8.对电缆导管的埋地深度、支架及桥架上电缆敷设层数等技术标准做出了调整。
本标准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滨河路33号.邮政编码;100055)o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査人:
主编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参编单位:四川华东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双圆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通用(天津)铝合金产品冇限公司
余常政
4电缆及附件的运输与保管(5)
5电缆线路附届设施的施匸(7)
5.1电缆导管的加1:与敷设(7)
5.3电缆线路防护设施与构筑物(10)
6电缆敷设(12)
6.3电缆导管内电缆敷设(18)
6.4电缆构筑物中电缆敷设(19)
6.5桥梁I?电缆敷设<20)
7电缆附件安装(24)
7.2安装要求(25)
7.3电缆绶路在絞监控系统(28)
8电缆线路防火阻燃设施施工(29)
9工程交接验收(31)
附录A侧压力和牵引力的常用计食公式(33)
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
1.0.1为确保电缆线路匸程建设质鼠.统一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和验收条件,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500kV及以下电缆线路及其附属设施施工及验收。
1.0.3矿山、船舶、海底、冶金、化T.等有特殊要求的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尚应符合相关专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1.0.4电缆线路施匸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电缆线路cableline
由电缆、附件、附阔设备及附属设施所组成的整个系统。
2.0.2金属套metallicsheath
均匀连续密封的金属管状包覆层。
2.0.3铠装层armour
由金属带或金属丝组成的包妝层。通常用来保护电缆不受外界的机械力作用。
2.0.4电缆终端cabletermination
安装在电缆末端.以使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或架空输电线相连接,并维持绝缘直至连接点的装置。
2.0.5电缆接头cablejoint
连接电缆与电缆的导体、绝缘、屏蔽层和保护层,以使电缆线路连续的装置。
2.0.6软接头flexiblejoint
在工厂可控条件下将未铠装的电缆进行连接所制作的中间接头.连同电缆?起进行连续的铠装。
2.0.7电缆分接(分支)箱cabledividingbox
完成配电系统中电缆线路的汇集和分接功能.但一般不具备控制测量等二次辅助配置的专用电气连接设备。
2.0.8电缆线路在线监控系统cabletunnelandcablelineon-linemonitoringsystem
对电缆运行状态及电缆隧道等线路设施进行监测、分析、辅助诊断、报警与远程控制的系统?监控系统巾现场设备、传感器、信号采集单元、监控主机、监控子站、远程监控中心六部分组成。
?2?2.0.9电缆导管cableducts
电缆本体敷设于其内部受到保护和在电缆发生故障后便于将电缆拉出更换用的管子。有单管和排管等结构形式,也称为电缆管。
2.0.10电缆支架cablebearer
用于支持和固定电缆.通常由整体浇注,型材經焊接或紧固件联接拼装而成的装置。
2.0.11电缆桥架cableIray
由托盘(托槽)或梯架的直线段、非直线段、附件及支吊架等组合构成,用以支撑电缆具有连续的刚性结构系统。
2.0.12电缆构筑物cablehuildings
专供敷设电缆或安置附件的电缆沟、浅槽、隧道、夹层、竖(斜)井和工作井等构筑物。
2.0.13电缆附件cableaccessories
电缆终端、接头及充油电缆压力箱统称为电缆附件。
2.0.14电缆附丿国设备cableauxiliaryequipments
交又互联箱、接地箱、护层保护器、监控系统等电缆线路组成部分的统称。
2.0.15电缆附属设施cableauxiliaryfacilities
电缆导管、支架、桥架和构筑物等电缆线路组成部分的统称。
3.0.1电缆、附件及附属设备均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并应有产品标识及合格证件。
3.0.2电缆线路的施工,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施1: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3.0.3紧固件的机械强度、耐腐蚀、阻燃等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当采用钢制紧固件时.除地脚螺栓外.应釆用热镀锌或等同热镀锌性能的制品。
3.0.4对有抗干扰要求的电缆线路,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抗干扰措施。
4.0.1电缆及附件的运输、保管,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应避免强烈的振动、倾倒、受潮、腐蚀,应确保不损坏箱体外表面以及箱内部件。
4.0.2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避免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平放贮存。
4.0.3运输或滚动电缆盘前,应保证电缆盘牢固,电缆应绕紫。充油电缆至压力油箱间的油管应固定,不得损伤。压力油箱应牢固,压力值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滚动时应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电缆的缠紧方向。
4.0.4电缆及其附件到达现场后,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査:
1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2电缆额定电压、型号规格、长度和包装应符合订货要求;
3电缆外观应完好无损,电缆封端应严密,当外观检査有怀疑时.应进行受潮判断或试验;
4附件部件应齐全,材质质量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5充油电缆的压力油箱、油管、阀门和压力表应完好无损。
4.0.5电缆及其有关材料贮存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应集中分类存放,并应标明额定电压、型号规格、长度;电缆盘之间应有通道;地基应坚实,当受条件限制时,盘下应加垫,存放处应保持通风、干燥,不得积水,
2电缆终端瓷套在贮存时,应有防止受机械损伤的措施;
3电缆附件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应密封良好,并应根据材料性能和保管要求贮存和保管,保管期限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4防火隔板、涂料、包带、堵料等防火材料贮存和保管,应符
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5电缆桥架应分类保管,不得变形。
4.0.6保管期间电缆盘及包装应完好,标志应齐全,封端应严密。当有缺陷时,应及时处理。充油电缆应定期检査油压,并做记录,油压不得低于下限值。
5.1.I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塑料电缆管的性能应満足设计要求。
5.1.2电缆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
2电缆管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明显的凹瘪.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穿入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3无防腐措施的金属电缆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镀锌管锌层剥落处也应涂防腐漆。
5.1.3电缆管的内径与穿入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
5.1.4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个,直角弯不应超过两个。
5.1.5电缆管明敷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管走向宜与地面平行或垂直.并排敷设的电缆管应排列整齐。
2电缆管应安装牢固,不应受到损伤;电缆管支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金属管支点冋距不宜大于3m.非金属管支点间距不宜大于2m;
3当塑料管的宜线长度超过30m时,宜加装伸縮节;伸缩节应避开塑料管的固定点.
5.1.6敷设混凝土类电缆管时,其地基应坚实、平整.不应冇沉陷。敷设低碱玻璃钢管等抗压不抗拉的电缆管材时,宜在其卜部设置钢筋混凝土垫层。电缆管在埋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管的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5m;在排水沟下方通过时.距排水沟底不宜小于0.3m;
2电缆管宜有不小于0.2%的排水坡度。
5.1.7电缆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相连接两电缆管的材质、规格宜致;
2金属电缆管不应直接对焊,应采用螺纹接头连接或套管密封焊接方式,连接时应两管口对准、连接牢固、密封良好,螺纹接头或套管的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2倍。采用金属软管及合金接头作电缆保护接续管时,其两端应固定牢靠、密封良好;
3硬质弱料管在套接或插接时,其插入深度宜为管子内径的1.1倍?1.8倍。在插接面上应涂以胶合剂粘牢密封;采用套接时套管两端应釆取密封措施;
4水泥管连接宜采用管箍或套接方式,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管箍应有防水垫密封圈,防止地下水和泥浆渗入;
5电缆管与桥架连接时,宜由桥架的侧壁引岀,连接部位宜采用管接头固定。
5.1.8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且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
5.1.9利用电缆保护钢管做接地线时,应先安装好接地线,再敷设电缆;有螺纹连接的电缆管.管接头处?应焊接跳线,跳线截面应不小于30mmz.
5.1.10钢制保护管应可靠接地;钢管与金属软管、金属软管与设备间宜使用金属管接头连接,并保证可靠电气连接。
5.2.1电缆支架的加T?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材应平直,应无明显扭曲;下料偏差应在5mm以内.切口应无卷边、毛刺,靠通道侧应有钝化处理。
?8?2支架焊接应牢固,应无明显变形;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与设计偏差不应大于5mm.
3金属电缆支架应进行防腐处理。位于湿热、盐雾以及有化学腐蚀地区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做特殊的防腐处理。
5.2.2电缆支架的层间允许最小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可符合表5.2.2的规定,且层间净距不应小于2倍电缆外径加10mm,35kV及以上高压电缆不应小于2倍电缆外径加50mm。
1水平安装的电缆支架.各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偏差不应大于5mm,
2电缆沟内或建筑物上安装的电缆支架,应有与电缆沟或建筑物相同的坡度,
3托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偏差不应大于10mm;
4电缆支架最上层及最卜层至沟顶、楼板或沟底、地面的距离.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宜小于表5.2.3的规定。
5.2.4组装后的钢结构竖井.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共长度的0.2%,支架横撑的水平误差不应大于其寛度的0.2%;竖井对角线的偏差不应大于其对角线长度的钢结构竖井全长应具有良好的电气导通性,全长不少于两点与接地网叮靠连接.全长大于30m时,应每隔20m?30m増设明显接地点。
5.2.5电缆桥架的规格、支吊跨距、防腐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
5.2.6电缆桥架在每个支吊架上的固定应牢固.连接板的螺怜应紧固,螺饪应位于电缆桥架的外侧。电缆托盆应有可供电缆绑扎的固定点.铝合金梯架在钢制支吊架上固定时.应有防电化腐蚀的措施。
5.2.7两相邻电缆桥架的接口应紧密、无错位。
5.2.8当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电缆桥架超过15m时.应有伸缩装置.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伸缩缝处应设置伸缩装筮。
5.2.9电缆桥架转弯处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该桥架上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者。
5.2.10金属电缆支架、桥架及竖井全长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
5.3.1与屯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施匸应符合卜列规定:
1建(构)筑物施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T50300的有关规定;
2电缆线路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1)预埋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安置应牢固;
2)电缆沟、隧道、喔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应结束,人孔爬梯的安装应完成;
3)电缆层、电缆沟、隧道等处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及建筑废料等应清理干净.施工用道路应畅通.盖板应齐全;
4)电缆沟排水应畅通,电缆室的门窗应安装完毕;电缆线路相关构筑物的防水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3电缆线路安装完毕后投入运行前,建筑工程应完成修饰工作。
5.3.2电缆工作井尺寸应满足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电缆井内应设有集水坑.上盖算子。
5.3.3城市电缆线路通道的标识应按设计要求设賞。当设计无要求时.应在电缆通道f[线段每隔15m?50m处、转弯处、T形II、「字口和进入建(构)筑物等处设置明显的标志或标桩。
6.1.1电缆敷设前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査:
1电缆沟、电缆隧道、电缆导管、电缆井、交叉跨越管道及直埋电缆沟深度、宽度、弯曲半径等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通道应畅通.排水应良好,金属部分的防腐层应完整,隧道内照明、通风应符合设计要求。
2电缆额定电压、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3电缆外观应无损伤,当对电缆的外观和密封状态有怀疑时,应进行受潮判断;埋地电缆与水下电缆应试验并合格.外护套有导电层的电缆,应进行外护套绝缘电阻试验并合格,
4充油电缆的油压不宜低于0.15MPa;供油阀门应在开启位置,动作应灵活;压力表指示应无异常:所有管接头应无渗漏油;油样应试验合格;
5电缆放线架应放置平稳.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适应,敷设电缆的机具应检査并调试正常.电缆盘应有可靠的制动措施;
6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中间接头位置应避免设置在倾斜处、转弯处、交叉路口、建筑物门口、与其他管线交叉处或通道狭窄处;
7在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8采用机械敷设电缆时,牵引机和导向机构应调试完好,并应冇防止机械力损伤电缆的措施。
6.1.2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隧道、电缆井和人井的防水层。
?12?6.1.3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应采用四芯电力电缆.不应采用三芯电缆另加一根单芯电缆或以导线、电缆金届护套作中性线。
6.1.4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额定电压、型号规格和长度应相同。
6.1.5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6.1.6电缆各支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大于表6.1.6的规定。
注:全塑型电力电缆水平敷设沿支架能把电缆囚定时.支点间的距离允许为800mm.
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
2本表中“0.6/lkV铝合金导体电力电缆”弯曲半径偵适用于无飽装或联锁铠装形式电缆.
6.1.8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6.1.9用机械敷设电缆时的最大牵引强度宜符合表6.1.9的规定,充油电缆总拉力不应超过27kN。
受力部位
允许奉引强度
6.1.10机械敷设电缆的速度不宜超过15m/min,110kV及以上电缆或在较复杂路径上敷设时,其速度应适当放慢“
6.1.11机械敷设大截面电缆时.应在施工措施中确定敷设方法、线盘架设位置、电缆牵引方向;校核牵引力和侧压力,配备充足的敷设人员、机具和通信设备。侧压力和牵引力的常用计算公式见附录A。
6.1.12机械敷设电缆时.应在牵引头或钢丝网套与牵引钢缆之间装设防捻器。
6.1.13110kV及以上电缆敷设时,转弯处的侧压力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无要求时不应大于3kN/ma
6.1.14塑料绝缘电缆应有可靠的防潮封端;充油电缆在切断后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任何情况下,充油电缆的任一段应有压力油箱保持油压;
2连接油管路时.应排除管内空气.并采用喷油连接;
3充油电缆的切断处应高于邻近两侧的电缆;
4切断电缆时不得有金属屑及污物进入电缆。
6.1.15电缆敷设前24h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敷设现场的温度不应低于表6.1.15的规定。当温度低于表6.1.15规定时,应采取有
效措施。
,14?6.1.16电力电缆接头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I并列敷设的电缆,其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
2电缆明敷接头,应用托板托置固定,电缆共通道敷设存在接头时,接头宜采用防火隔板或防爆盒进行隔离;
3直埋电缆接头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结构或外设保护盒.位于冻土层内的保护盒.盒内宜注入沥青。
6.1.17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并应及时装设标识牌.
6.1.18标识牌装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生产厂房及变电站内应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处装设电缆标识牌;
2电网电缆线路应在下列部位装设电缆标识牌:
1)电缆终端及电缆接头处;
2)电缆管两端人孔及工作井处;
3)电缆隧道内转弯处、T形曰、十字□、电缆分支处、直线段每隔50m?100m处;
3标识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且宜写明电缆型号、规格、起讫地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单芯电缆应有相序或极性标识:标识牌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
4标识牌规格宜统一.标识牌应防腐.挂裝应牢固。
6.1.19电缆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列部位的电缆应固定牢固:
1)垂直敷设或超过30。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应固定牢固;
2)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应固定牢固;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m?10m处应固定牢固。
3交流系统的单芯电缆或三芯电缆分相后,固定夹具不得构成闭合磁路.宜采用非铁磁性材料。
6.1.20沿电气化铁路或有电气化铁路通过的桥梁上明敷电缆的金属护层或电缆金属管道.应沿其全长与金属支架或桥梁的金属构件绝缘C
6.1.21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
6.1.22装有避雷针的照明灯塔,电缆敷设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程接地装置施「?及验收规范》GB50169的冇关规定。
6.2.1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叮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性损伤、化学作用、地卜电流、振动、热影响、腐蚀物质、虫鼠等危害的地段,应釆取保护措施。
6.2.2电缆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TO.7m.穿越农田或在车行道下敷设时不应小于lm?在引入建筑物、与地卜.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卜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2电缆应埋设丁?冻土层以卜,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受到损伤的措施。
6.2.3百埋敷设的电缆.不得平行敷设「?管道的正I?.方或正下
方;高电压等级的电缆宜敷设在低电压等级电缆的下面。
6.2.4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未采取隔离或防护措施时,应符合表6.2.3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