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假机油的赔偿标准

2024-11-04
64
买到假机油的赔偿标准

单价:¥1.00数量:1.00

市场价:¥1.00折扣价:¥1.00

单位:过期时间:2035-11-04

销售地址:上海浦东 生产地址:上海市浦东工厂

关键词:维修店换到假机油要求赔偿多少比较合理,央视曝光劣质假机油:出厂价45却卖400,还能让发动机报废

联系电话:132****5510联系QQ:点击我:

公司网址:滁州信盟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知识大全

专业网络营销推广——跟随大平台节奏

电话+V:192606-48052 ,欢迎咨询买到假机油的赔偿标准,[专业新媒体运营推广],[各种商圈业内交流],[抖音运营推广课程],[微信运营推广课程],[小红书运营推广课程],[让你站在风口忘记焦虑]

一、维修店换到假机油要求赔偿多少比较合理

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三倍赔偿。

1、2013年5月6日,李某在陈某处购买价值660元的机油两桶,维修车辆后出现发动机故障。李某将所购机油送至沈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进行检验,检验结论为运动粘度不符合标准要求。李某诉至法院,要求陈某赔偿相关费用。

二、“假机油”案频发,电商平台为何又成风暴中心?

近日,苏宁国际联合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公司推出“进口机油保真险”,承诺消费者在平台上买到非正品,将“假一赔十”;如果因假机油导致车辆产生维修费用,最高赔付30万,5个工作日即可获赔。

线上宣传还未退潮,就有媒体报道,郑州车主李先生近日在苏宁国际网购两桶壳牌超凡喜力全合成机油,被汽修厂师傅判定为假机油。

据了解,在与“正品行货”进行对比后,网购机油的瓶盖上没有一次性的防伪激光封条,瓶口也没有一层白色封膜,油桶的材质也较硬。扫描机油桶上的二维码,仅进入了壳牌中国的官方网站,无法证明机油为真。

壳牌中国也来“打假”,表示正品的壳牌机油有封口膜和防伪贴,而且并未与苏宁易购有官方合作。

7月8日,苏宁易购官方针对以上“证据”逐条解释辟谣。7月9日下午,苏宁国际通过官方微博晒出了由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检测中心开具的检测报告。报告显示,苏宁国际售出的Shell壳牌欧洲进口机油所有项目符合标准。

01、机油造假售假频发

截至目前,上述纠纷尚未见车主方面发声。但市场上,机油一直是汽车后市场制假售假重灾区。

在2020年上半年披露的案件中,广西来宾警方于3月14日公布的假机油案,涉案资金达22亿元,利用网络渠道流窜全国20多省。

仅6月份,媒体就爆出了多起假机油案件。特别是近日,江苏丹阳公安局皇塘派出所成功侦破了一起涉案金额近一千万元的制假售假案,当场查获假冒长城、美孚、壳牌、昆仑等品牌各类品种润滑油成品油500余桶。

不难看出,这类假机油案共同特点是案值高,流通省份多,大品牌屡屡“躺枪”,网络电商和社交软件成为售假工具。

首先,线下造假:在警方查获的造假窝点中,有加工厂、居民楼、出租屋、仓库等地,脏乱简陋,仅通过装罐和标签两台小机器就完成假机油制作,操作简单,容易囤积大量假货。

揭阳市6月查扣一非法润滑油加工厂废弃机油40桶、加工成品油107桶,净重分别为5600公斤和14368公斤,涉案金额高达2000多万元。

其次,线上购买有假:在2019年广州增城特大假机油案中,犯罪嫌疑人将假机油通过网销形式卖给客户,再通过物流运输。由于网络面向范围广、人群多、需求大,使得售假手法隐蔽、成本低,相对利润也更高。

同时,大电商平台也存在假机油纠纷。“618”大促中,有客户对天猫超市购买的3瓶“嘉实多极护钛流体”5W-40型号进口机油存疑,向商家索要质检证明,前后发来两份文件有不同之处。客服甚至表示,并不是每一件商品都可以溯源。消费者维权难。

假机油除通过网络电商和社交软件等渠道对外快速出售,还有一部分流入线下汽修厂。在执法部门检查或消费者举报中,各地查处多起不规范的汽修厂使用假机油案件,以“壳牌”、“嘉实多”等品牌为主,货值高,且屡禁不止。

一位门店老板告诉AC汽车,现在的假机油可以做到几乎毫无破绽,需要送到专业检测机构检测,才能分辨真假。使用假机油后,车辆在短时间内并不会出现明显问题,也给制假售假留下很大的操作空间。

02、因何铤而走险?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48亿辆,平均每辆车一年保养2次(以4L为单位),每年机油需求总量至少为27亿升,市场需求极大。

有利益追逐的地方就有江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真假机油获利极为不平衡,导致不法分子频频铤而走险。

一方面是电商平台越来越透明的价格,让线下门店失去了以产品赚取差价的空间;而且线上动辄大幅的折扣,也让经销商遭受重击。

另一方面由于疫情的影响,部分经营者更是雪上加霜,急于在短时间内把损失降到最低。

据了解,正品机油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经销商能赚取的利润越来越薄。相比之下,假机油能获取超过50%的高额利润。

且看一个案例:3月3日,在全国各地陆续复工复产之际,常熟市查处了一个假冒机油的大仓库。

据制假当事人交代,只要购入劣质机油、假冒注册商标空瓶、包装及标签,就可以自行罐装,生产“成品”进行销售,售价仅为正品价格的15-20%。

如已售出机油9500多箱,销售金额209余万元,但估算零售货值为900多万元;现场库存有1979箱,估算零售货值也高达287多万元。


由图片中可以看出,正品零售价与假冒产品出厂价相差高达6倍。

在利益的驱使下,造假团伙和不法商贩一拍即合,利用电商平台监管不严的漏洞,以低价大肆收割消费者。

03、电商平台保险有无实用?

事实上,处于销售环节的各大电商平台“求生欲”更强,对于极易造假的机油都附赠产品责任险。

但产品责任险与苏宁国际的“保真险”有不同之处:前者是只保产品引起的第三者责任;后者只保正品,不涉及质量优劣。

以天猫养车零配件官方直营店为例:平台上机油大多赠送产品责任险,覆盖面较广。在付款页面,直接显示“淘车保”产品责任险,点击进入,可以浏览具体条款。

在条款中,写清了查询保单的三种方式,一是登录支付宝的蚂蚁保险;二是登录承保的国泰产险官网;三是拨打国泰400客服电话。


以京东为例:虽然在产品的选择界面有“品质无忧”这一服务栏,标注由平安保险承保,最高按原价5倍赔付。

但是点击“了解详情”显示页面失联,看不到具体条款。赔付标准、赔付流程以及电子保单等,都无从查询。

再以苏宁为例:在产品购买界面的“服务说明”项中提到“正品溯源”,是通过苏宁在供应链环节的管控进行产品追溯。

“苏宁国际服务”项中的“海外正品”,显示的是苏宁国际承诺商品为100%海外正品,假一赔十。

虽然承诺有“保真险”,但是仅有一张宣传照。相关细则露出与京东类似,并未显示查询路径。


有行业人士指出,电商平台自营大多也是找代理商进货。以前只需要三级代理商资格,后因假机油事件不断,提高了代理商资格,油品品质也得到了一定保证,但实际上仍存在假货的可能性。

平台推出的类似“保真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消费者网购的信心,但若细节没有落到实处,如保险细则、赔付流程和标准展示等,一旦与消费者产生纠纷,双方容易陷入扯皮的境地。

无可否认,后市场窜行的假货就如同病毒一般,依附于人,也毒害于人。车后市场的确潜力巨大,如果领头企业不负责任、放任自流,终会导致整个行业滑向深渊。

时间会说话,结果不会骗人。尽管现在看来推动“杜绝假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但积水成渊,那些发自内心敬畏市场,尊重消费者的企业,必将得到偏袒和眷顾。

央视曝光劣质假机油:出厂价45却卖400,还能让发动机报废

2024-11-03 15:43·北京日报客户端

机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汽车发动机润滑油,有着润滑、清洗、散热以及密封等多种作用。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正常使用。如果您更换机油后,汽车出现了油耗增加、动力下降、保养周期缩短,甚至发动机损坏等故障,这些很有可能跟使用了假机油有关。

云南省玉溪市的杨先生三个月前进行了一次汽车保养,花500多元在当地一家汽修厂购买了4升某知名品牌机油。维修人员进行更换后,杨先生的汽车行驶才2个月左右,就出现发动机抖动的现象,没过多久机油故障灯就亮了。

杨先生购买的是标称为某知名品牌的机油,4升销售价格500多元,行驶才两三千公里就快烧没了,这让杨先生感到很意外。杨先生把车送到另一家汽修厂进行维修,维修人员发现该车的发动机积碳和油泥特别多。发动机油泥增多,会导致汽车部件间润滑不足,机油温度过高,发动机功率下降,而积碳增多,严重时可能导致气门封闭不严,甚至损坏发动机。维修人员告诉杨先生,可能是更换的机油有问题。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像杨先生一样遭遇的消费者还有很多。在一家修理厂,这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汽车更换机油后出现烧油等异常状况的事例时有发生,严重的甚至发动机都报废了。

云南玉溪市某汽修厂技术负责人:这个发动机经过我们拆开以后,发现使用的油品可能存在问题,发动机的积碳、油泥比较多,从燃烧室情况来讲燃烧并不是很完整,可能是使用的机油产生的磨损过大,导致整个发动机报废。

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该车使用的机油并不是在汽修厂购买的,而是车主从电商平台购买,并带到汽修厂让技术人员帮助更换。

云南玉溪市某汽修厂技术负责人:打开以后从整个发动机的油底壳看,机油是没有任何润滑黏度的,所以判定使用了劣质机油导致的发动机拉缸损坏。

修理厂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消费者无论是在电商平台购买机油,还是在汽修厂购买机油,都很难辨别产品的真伪。这些假冒知名品牌机油,从外观包装上和正品没有丝毫差别。如果使用后汽车出现故障,也只能通过专业机构检测才能判断真伪。隐蔽性极强。

记者在进一步调查中了解到,前不久,一名姓林的男子到云南省玉溪市十多家汽修厂推销某知名品牌机油。该品牌4升的正常采购价格在400元左右,但该男子推销的品牌产品只要80元。

据汽修厂负责人透露,每个月都会有人来推销知名品牌机油,但是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这些机油从外包装和油品感官上,消费者很难分辨质量好坏。

按规定,汽车维修企业应从具有生产许可证或授权销售资格的供应商那里采购机油,并建立进货台账。正常情况下,一个品牌在某一个区域只有一个代理商,但是记者在当地调查时发现,来推销同一个品牌的却有很多人,而且绝大多数推销人员在推销过程中,并没有出示品牌方的授权书,所推销的机油产品也是来路不明。这种现象很快引起了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公安局的注意。

云南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环食药侦大队大队长蒋坤宏:我们江川这一家修理厂向经销商购买了80桶机油,每一桶购买的价钱是80块钱,他对外销售的话,要比市场零售价少100多块钱一桶。

自称是正品,价格又远远低于市场价,为了解开产品的真面目,警方对这几家汽修厂销售的机油产品进行抽样,请品牌官方鉴定机构鉴定真伪。经鉴定,这些所谓的知名品牌机油都是假冒的。记者了解到,这批假机油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流入云南省的14个州市。

在云南,有53家修理厂采购了林某推销的假机油。经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检测,假机油的多项指标均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属于不合格产品。

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内燃机重点实验室教授陈贵升:从检测报告上看,主要有三个指标,低温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倾点是不符合标准的,那么这三个指标又是机油的核心指标。

专家指出,低温动力黏度不合格,机油不能及时通过油泵送到各个运动部件,会造成较大的启动磨损。运动黏度和倾点不合格,则会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加大机油和燃料的消耗量,也就是俗称的烧机油,产生大量的积碳和油泥。汽车长期使用这种伪劣机油,很容易导致发动机报废。

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内燃机重点实验室教授陈贵升:机油进入缸内,参与燃烧会导致发动机颗粒排放物增加,排放性能变差。如果长期加入这种不合格机油,会导致发动机磨损加剧,寿命缩短,可靠性下降。

专家介绍,如果仅从外观,普通人很难判断机油的伪劣。而且发动机出现故障通常也有多种可能,因此伪劣机油有很强的隐蔽性。

云南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环食药侦大队大队长蒋坤宏:发动机烧毁的原因,又不单单只是加了假机油会烧毁,所以车主发现发动机拉缸,不一定会怀疑到机油上,当事人发现假机油的机会也不太多,到公安机关报案的情况也不多,所以导致公安机关在发现假机油的线索上非常少。

通过线索,警方很快对销售假机油的林某采取了控制措施。林某交代,那些购买低价知名品牌机油的汽车修理厂,对产品的真伪也是心知肚明,只有换机油的消费者被蒙在鼓里。

犯罪嫌疑人林某:真的就没有七、八十元的价格,哪个老板他都不傻,他也知道七、八十元买不到真的,这种是统一价钱的。

林某透露,虽然汽修厂明明知道自己采购的是假机油,但也都是按正品在销售。无论是产品的外包装,还是防伪码,消费者都很难分辨出真伪。记者了解到,林某以100块钱左右的价格将假冒伪劣机油推销给汽修厂,但是他的进货价更低。

这种假冒知名品牌机油出厂价只要45元。林某以100元左右的价格卖到汽修厂,汽修厂再以正品的名义,以400元左右的价格卖到消费者手中。仅林某一人推销的假冒伪劣机油,就流向了全国19个省市。

假机油如何流入市场?

假冒知名品牌机油出厂价只要45元,却以400元左右的价格卖到消费者手中。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了这些假机油,其危害远不止金钱的损失,由于散热能力差、润滑能力差,假机油不仅会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同时也给驾乘人员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那么,这些假机油都是如何流入市场的呢?

林某告诉记者,他销售的机油都是由广东的伍某提供的。他们没有见过面,平时都是电话沟通,交易也都是网络支付。

警方通过线索,找到了在广东经营一家洗车店的伍某。这家洗车店平时基本上没有什么客户来消费,每次伍某离开洗车店后,他都会到物流站点发送大件快递。

云南玉溪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四大队大队长杨磊:我们初步判断,这个汽车美容店应该是他的生产窝点。

在这个只有几十平方米的窝点,记者看到待加工的基础油有55桶、已灌装的成品机油有536瓶、未使用的机油空瓶有5773个,现场还有抽油泵、灌装机、封口机等设备。在这个小作坊里,犯罪嫌疑人已经灌装出了四个假冒知名品牌机油。

伍某告诉记者,经销商需要什么品牌,他就能加工什么品牌,需要多少生产多少。

机油除了使用基础油,还需要严格的生产工艺、高科技配方等,技术门槛非常高。但伍某生产的机油就是直接用基础油灌装。

犯罪嫌疑人伍某:用泵抽进大塑料桶,拿灌装机灌,因为包装已经搞好了,封好瓶盖口就可以了。他要什么,我就假冒什么。

记者了解到,他们使用的基础油是广东当地一家企业生产的,每升只需要8块钱左右。

这种几块钱一升的基础油,经过假冒注册商标的包装,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知名品牌机油,销往全国各地。记者了解到,伍某有100多个类似林某这样的经销商,市场覆盖浙江、广东、福建、云南等22个省市。

云南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局长朱平:我们办案民警辗转辽宁广东等地,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6人,该案涉及经销商100余名,其中林某这名经销商就销售到全国190多家汽修厂,该案查获的原油达21吨,涉案价值高达上亿元。

假冒伪劣机油的生产者伍某有经销商100多名,仅林某一个经销商销售的假机油就涉及全国190多家汽修厂。

云南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环食药侦大队大队长蒋坤宏:伍某从2019年就已经开始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他一共向4个经销商购买过原油进行加工生产,就目前为止,我们只调查了近一年,他向刘某购买的假冒注册商标的机油总共的量就是一个亿。另外三个原料供应商现在我们还正在调查过程中。

假机油流入市场,对机动车保养危害巨大,严重侵害了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目前,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汽配城等维保市场日常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市场监管部门仅仅抽查了6家经销商,其中就有4家在销售假冒机油。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品牌机油商标持有方作为鉴别真假的权威机构,双方将更加紧密合作,打击假冒商标机油,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据统计,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油生产及消费国。知名品牌机油市场认可度高,因此也成为不法分子造假的重灾区。今年9月,公安部公布的10起依法打击侵权假冒犯罪典型案例,就有两起是汽车假机油案例:2024年3月,山西晋城市公安机关查获各种假冒商标标识7200余张,涉案金额过亿元;6月,甘肃酒泉市公安机关捣毁窝点16个,现场查获假冒品牌润滑油成品共计2000余桶,涉案金额3000万元。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机油生产及消费国。机油的市场需求量巨大,不法分子借机造假敛财,让人担忧的是,由于汽车维修保养专业性很强,即使汽车使用了假机油后出现故障,消费者也很难确定是机油出了问题。

打击假冒伪劣机油产品,必须从源头抓起。建议机油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监管部门等建立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联合监管机制。聚焦电商平台、汽修厂等重点经营单位,加强质量监督抽检,杜绝假机油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WINDRISES NETWORK MARKETING】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92606-48052

专注于网络营销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难题

买到假机油的赔偿标准
拨打电话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