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四亩地镇洪水,[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四亩地镇的简介
四亩地得名于唐武德年间,有陈姓大户为抵防土匪骚扰,建占地约四亩的石堡,故得名四亩地。1950年辖四合、桃园两乡。1952年四合乡增设太平乡,桃园乡增设四树坪乡。1953年撤销太平乡,设四合、桃园、四树坪三乡。1958年三乡改称四亩地管区属蒲河公社所辖。1961年设置四亩地公社。1967年改称四新公社,1972年恢复四亩地公社。1983年9月改为四亩地乡。1996年11月将柴家关乡并入改称四亩地镇。
四亩地为革命老区。1935年12月,中共陕南特委在四亩地建立宁佛工委。1938年12月,建立了中共四亩地党支部,属中共安康地委管辖。境内有天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最高处光头山,海拔2769米,最低处政府所在地,海拔650米。天华山建有药王庙,盛产“狮子头,菊花心”名贵党参,曾为朝廷贡品。境域有兰花湖,龙潭瀑布、新隆古树、石猴子及古佛寺佛教文化旅游景点。
蒲河境内流长57.8公里,有麻河、木河、萝卜峪、太山坝沟、马尾沟、西沟、干沟、九观沟、里长沟、古里沟、瓦南沟等支流汇入,年径流总量16291万立方米,建有三座水电站,装机360千瓦,年发电量180万千瓦时。35kv输电线路和10kv输电线路覆盖全镇5个村19个村民小组,98%以上的农户通了电。2007年,“引汉济渭”工程开工。镇文化站2002年“6.9”洪水摧毁,有村文化室5个。1990年完成扫盲任务,1996年实现“两基”达标。2007年有九年制学校和村完小各一所,在职教职工60名,在校学生645人,全部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学生入学率100%。有中心卫生院1所,医疗技术人员13人,5个村均有标准化卫生室和专业医疗技术人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100%。有标准化计划生育服务站一所。有信用社、林业站、派出所、供电所、邮政所等单位5个,各类零售商店20户,旅馆3家,餐馆8家。
二、安康有多少个乡镇?
截至2018年12月,安康有135个镇、4个街道,具体名单如下:
1、汉滨区(4个街道办事处、24个镇)
五里镇、关庙镇、瀛湖镇、恒口镇、县河镇、吉河镇、张滩镇、叶坪镇、中原镇、沈坝镇、大河镇、紫荆镇、双龙镇、流水镇、洪山镇、早阳镇、坝河镇、石梯镇、关家镇、晏坝镇、牛蹄镇、茨沟镇、谭坝镇、大竹园镇、建民办事处、江北办事处、老城办事处、新城办事处。
2、汉阴县(10个镇)
城关镇、涧池镇、蒲溪镇、双乳镇、漩涡镇、汉阳镇、平梁镇、双河口镇、铁佛寺镇、观音河镇。
3、石泉县(11个镇)
城关镇池河镇后柳镇喜河镇熨斗镇迎丰镇饶峰镇两河镇中池镇云雾山镇曾溪镇。
4、宁陕县(11个镇)
城关镇、江口镇、皇冠镇、龙王镇、金川镇、新场镇、梅子镇、筒车湾镇、广货街镇、四亩地镇、太山庙镇。
5、紫阳县(17个镇)
城关镇、蒿坪镇、向阳镇、高桥镇、洞河镇、红椿镇、双桥镇、双安镇、高滩镇、毛坝镇、东木镇、焕古镇、汉王镇、瓦庙镇、麻柳镇、洄水镇、界岭镇。
6、岚皋县(12个镇)
城关镇、官元镇、石门镇、蔺河镇、滔河镇、佐龙镇、四季镇、民主镇、堰门镇、大道河镇、南宫山镇、孟石岭镇。
7、平利县(11个镇)
城关镇、长安镇、老县镇、八仙镇、大贵镇、洛河镇、广佛镇、兴隆镇、三阳镇、西河镇、正阳镇。
8、镇坪县(7个镇)
曾家镇、牛头店镇、城关镇、上竹镇、曙坪镇、钟宝镇、华坪镇。
9、旬阳县(21个镇)
城关镇、吕河镇、神河镇、石门镇、金寨镇、白柳镇、甘溪镇、赵湾镇、小河镇、桐木镇、仙河镇、麻坪镇、双河镇、构元镇、关口镇、蜀河镇、红军镇、棕溪镇、段家河镇、铜钱关镇、仁河口镇。
10、白河县(11个镇)
城关镇、中厂镇、构扒镇、卡子镇、茅坪镇、宋家镇、双丰镇、西营镇、仓上镇、冷水镇、麻虎镇。
扩展资料:
安康市历史沿革
安康市在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夏代,安康属于梁州;商、周时期,为庸国的封地,称为“上庸”;春秋战国时期为秦、楚、巴反复争夺之地。秦时,在此置汉中郡西城县,郡治西城。汉沿袭秦制,除西城县外,在此设长阳、长利、洵阳、钖县4县。
东汉建武元年(25)将汉中郡治迁至南郑县;建安二十一年(216)曹魏攻占汉中,分郡之东(即今安康地区)为西城郡。曹魏、西晋时期设魏兴郡,隶属荆州,辖7县。西晋太康元年(280),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得名“安康”,改安阳县为安康县。
南北朝时期安康先属南朝,后属北朝,州、郡、县改易升降错杂。隋复设西城郡,属梁州,辖6县;唐设金州汉阴郡,属山南西道,下属县与隋基本相同。宋设金州安康郡,辖6县;元降金州为散州,属兴元路,下辖洵阳、平利、石泉3个巡检司和汉阴县。
明代前期设金州,下设汉阴、平利、洵阳、白河、紫阳、石泉6县,万历十一年(1583),洪水淹没州城,遂于城南赵台山下筑新城,改金州为兴安州,原改属各县复归统辖。
清初仍设兴安州,顺治四年(1647),州府迁回老城,乾隆四十七年(1782)改设兴安府,下设安康、平利、洵阳、白河、紫阳、石泉6县。辛亥革命后,废府设道,保留县制,废兴安府,安康隶属汉中道,在清代6县的基础上,先后增设宁陕、砖坪、汉阴、镇坪4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废道,县直属于省,二十四年(1935)设陕西省第五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10县。
1949年5月至1950年1月安康全境解放。1949年12月安康改为陕甘宁边区安康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1年元月改为陕西省人民政府安康专员公署,“文化大革命”期间改称安康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为安康地区行政公署,作为陕西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990年辖安康市(县级)、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旬阳县、白河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等10县(市)、2000年12月,撤地设市,设安康市人民政府,市政府驻地安康城区。
参考资料来源:安康市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来源:安康市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四亩地镇:党群同心战一线灾后恢复显担当丨记者走基层一线看重建
2024-07-22 14:53·宁陕融媒video
宁陕融媒讯(记者王金娥通讯员但华峰)近日,持续强降雨导致四亩地镇部分道路桥梁、电力通讯、农作物受损,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20日上午雨停后,四亩地镇党员干部第一时间深入受灾村、组,开展救灾与重建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成为灾后重建中的先锋力量。
“今天早上我们村通过查灾排灾,发现了我们古里沟桂花坪这个道路被山洪冲下来的碎石挡住了主要的交通要塞,然后我们组织了30余名党员、干部和群众,现场还有一辆大型的机械,清理碎石。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在第一时间抢通了路边留下来的碎石,让道路恢复正常通行了。”四亩地村党支部书记吕琴说道。
在疏通、修复道路的现场,党员干部们手拿铁锹正在清理碎石、淤泥。周边群众也自发组织起来开展自救和道路的恢复重建工作,有的来帮忙清理倒伏在道路上的树木、落石淤泥等,有的则主动清理自家和邻居的院落的泥沙。灾后重建现场热火朝天,让人动容。
村民王平说:“我就是古里沟的人,因为下雨路上全是淤泥,通行困难,吕支书一动员我就主动参与清理淤泥(碎石),早点恢复通行,也方便大家出行。”
在本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四亩地镇的志愿者们也积极行动,他们穿过泥泞,奔走在群众安置、交通管制、物资运送、道路疏通的第一线。
“我们村的志愿者将危险地带的群众妥善安置到村委会的临时安置点,保证群众的吃住。在大雨过程中,对沿河进行了巡视,在河道边,河边以及铁索桥所都设立了警示标志。在大雨过后,我们志愿者也积极入户摸排受灾情况,组织群众对受损的基础设施进行一个恢复,展开生产自救。”志愿者郭华说道。
强降雨虽然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风险和困难,但是四亩地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面对挑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深刻内涵。
截至目前,四亩地镇路面落石、淤泥已基本清理结束,洪水造成的道路桥梁、电力通讯受损正在有序的抢修中,相关应急物资已保障到位,群众生产生活稳定有序。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