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05785144876876307/
2024-08-22 10:28·行旅思悟
深圳厚德书院关闭:昔日“民办高中第一”陨落,800家庭面临教育困境
2024年7月12日,曾被誉为“民办高中第一”的深圳厚德书院正式关闭,这一消息震惊了教育界,特别是对那些在此就读的800多名学生及其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据天眼查App显示,深圳市厚德书院成立于2016年7月,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田华。然而,该书院目前面临超过1.7亿元的被执行金额,且因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其法定代表人及书院均被法院限制高消费。
辉煌与陨落
厚德书院在创办初期便以其独特的双轨制教育模式吸引了众多家长的目光。书院不仅提供高考备考课程,还设有出国留学的国际部,这种灵活多样的教育选择满足了不同家庭的需求。特别是在高考方面,厚德书院连续三年蝉联全市民办高中的重点本科率第一,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然而,光鲜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财务危机。近年来,厚德书院频繁被曝出债务问题,最大投资人黄小羽及其公司涉及的执行金额高达数亿元。尽管书院多次发表声明否认传闻,但实际情况却每况愈下,最终导致了书院的关闭。
学生与家长的困境
对于在厚德书院就读的学生来说,学校的关闭不仅意味着学习环境的突然改变,更可能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学业规划。学生奥莉回忆起在厚德书院的时光,虽然面临着校外的催债声和老师工资未发的困境,但她在校园内依然找到了归属感和友情。然而,这一切美好随着书院的关闭戛然而止。
家长们更是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在上世纪90年代来到深圳,通过辛勤工作在深圳安家落户的中产阶级。他们反对过度应试的教育模式,希望孩子能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但又无法接受孩子进入职高或专科院校。民办高中成为了他们折中的选择,而厚德书院的关闭无疑让他们感到措手不及。
教育市场的反思
厚德书院的陨落也引发了人们对民办教育市场的深刻反思。在资本涌入教育市场的背景下,一些民办学校为了快速扩张规模、提高知名度,不惜背负巨额债务进行投资。然而,当资金链断裂时,受伤害的往往是那些无辜的学生和家长。
此外,民办学校在监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盲区。尽管教育部门每年都会对民办学校进行年检和财务审批,但一些潜在的风险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和化解。这也提醒我们,在推动教育市场繁荣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管力度,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
未来的路
面对厚德书院的关闭,深圳市教育局迅速行动,为受影响的学生提供了转移至新建民办高中中荟高级中学的解决方案。然而,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选择。他们担心新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以及未来的稳定性等问题。
#秋日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