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崇州竹编图片大全最新,[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四川崇州特产:道明竹编
道明竹编的基本介绍
道明竹编,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特产。崇州市道明镇地处川西平原,竹资源丰富,该镇竹编历史悠久,编制材料、工艺独特,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编)之乡”。所产竹编造型别致,精巧细腻,经久耐用。产品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道明日用竹编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道明竹编的产品特点有哪些?
材料特质。道明竹编的原料,一般是生长3年左右的慈竹。这一时期的慈竹由于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具有坚韧柔软的特点。同时,百笳竹为辅。慈竹的“慈”顾名思义,慈软柔和。这种竹,节长,质细,性糍,富有弹性,可多层启剥,不易折断,编出的竹制品,造型别致,精巧细腻,经久耐用。
竹编艺人精心选择生长二至三年左右的慈竹,去头弃尾,选用中间几节色泽一致、无斑点、节长质细的部分,下料成竹筒,然后刮青去节,破成粗细均匀、厚薄一致的竹片和竹丝。
工艺特质。编制产品时大体按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循序渐进。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变化多样。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制品,就将竹片或竹丝用天然植物草木染色后互相插扭,形成各种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花纹。
风格特质。道明竹编特殊的工艺,使产品形成了一个共同风格:平面竹编和立体竹编经纬比例恰当、图案清晰、色彩丰富、工艺精美。瓷胎竹编选料精、竹篾细、紧贴胎、藏头密。
实用特质。平面竹编的扇子、晒簟、凉席、枕席和瓷胎竹编的茶具、器皿等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立体竹编的筐、篼、箩、篮等则是经久耐用的生产用品。
观赏特质。以字画为主的平面竹编深受文人雅士青睐。供装饰、包装用或具有艺术造型供摆设用的立体竹编,还有旅游小商品等等则具有生活和工艺品的双重价值。
道明竹编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
道明地处古江源县(相当于崇州市)境内。公元3-5世纪时的晋代历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记述到江源县时写道:“江源县:郡西,渡大江,滨文井江……安汉,上、下朱邑出好麻,黄润细布,有羌筒盛。”道明位于下朱邑(即下朱亭)境内。这里用麻纱织出的黄润细布都用“羌筒”装起来出售。“羌筒”是以羌竹作筒,是当时用来包装黄润细布的竹制品。可见江源先民在公元5世纪前就掌握了经纬交错的织造技艺,为以竹为料进行编织积累了经验,而且他们当时就懂得利用竹制品来增加麻织品的附加值。凡此种种,都是道明竹编形成的历史基因。及至公元10-13世纪的宋代,陆游到道明白塔寺造访时遇天气变化,也忙拿了一顶当地产的竹笠来遮雨。到17世纪清朝开始,道明竹编真正成为一种工艺产品。20世纪初的民国《崇庆县志》称:“崇庆之竹编名扬省内外,实赖道明方有所得也。”远在17世纪清朝开国之初,当地农民即以扭蔑绳,编鸳篼、撮箕、箩筐、筛筛、笼笆为常事。部分农民还以此为业,使之由粗到精,由简到繁,编出斗笠、凉席、素篼、花篼、提篼等,销售邻近诸县。道明竹编便成为老百姓购买竹编产品的首选,流传下来。20世纪初的清末,道明出产的竹编儿童玩具还曾获得四川省劝业会一等奖。19世纪初到中叶的清道光咸丰年间,崇庆州(后称崇州市)人张国正酷爱竹编,在学习总结丰富的道明竹编的基础上,将竹篾越划越薄、竹丝越劈越细,器具编织得越来越精致。渐渐地,竹丝细得没有了骨力,张国正就选用瓷器、漆器来作为底胎,让竹编依附在胎上,使竹编技艺从无胎成型进入有胎依附的新阶段,瓷胎竹编的前身——有胎竹编诞生了,从而开创了独特的竹编工艺新产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道明竹编发展很快,20世纪50年代后期,全镇4700多户农民,就有3200多户擅长竹编技艺,不少农民成为能工巧匠,其精湛技艺,令人目呆。产品已由解放初期的多种提篼,发展成为各式篼、篮、盘、碗、灯、扇、盒、盆等300多个品种,还由单一素色,发展为具有红、黄、蓝、黑等不同色彩的彩色竹编。技艺上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再贯以穿、插、钉、锁、缠、套等多种手法,因而造型美观,样式新颖。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之中,北京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四川电视台等先后到道明拍摄过《竹编之乡》的新闻纪录片和科教片《竹编》。2007年8月27日,中央电视台七频道《致富经》栏拍摄了《道明竹编》。
道明竹编的获奖荣誉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道明竹编先后获得如下殊荣:
1985年,成都市文化局授予道明镇“特色文化之乡(竹编之乡)”称号。
1995年,道明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
1996年11月,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道明镇为中国民间艺术“竹编工艺之乡”。
1999年,在成都市旅游纪念品征集评选活动中,道明紫砂壶竹编茶具获一等奖。
2004年,道明镇被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收入其主编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概览》一书。
2007年,“道明竹编”被列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道明日用竹编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竹编之乡的道明竹编
道明镇位于崇州市西北部,距离市区六公里,总面积36平方公里。这里被誉为竹编之乡,全镇超过30%的农户从事竹编行业。道明竹编历史悠久,起源于2000多年前,尤其在清代初年以来,30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由粗到精,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糍竹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如去青皮、剖片、日晒、划篾丝、染色等,再通过编、绞、琐、插、拉、穿、扣等技艺,制成各类竹编工艺品和日用品,包括篼、篮、盘、瓶、灯、扇、盆、椅、画等15个大类,800多个花色品种。道明竹编艺术包括壁挂、花插、茶具、凉帽、竹包、仿古家具、竹丝彩绘等,尤其是竹编书画堪称一绝。道明竹编制品新颖独特,常作为礼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享誉全国,并远销海外。1992年,道明镇被命名为四川省文化厅授予的竹编艺术之乡。2004年,道明竹编被收入《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概览》。
道明竹编技艺代代相传,已有千年以上历史,具有鲜明的川西地方特色,展现了古蜀文化风采,是川西地区唯一保留较完整的竹编工艺。然而,由于工艺落后、技术老化、竹编艺人后继乏人等原因,竹编工艺面临萎缩,产品多为大路货。为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镇举办竹编艺人现场表演赛,投入100多万元建设川西第一竹编市场,组织竹编户按市场需求生产,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使竹编成为特色产业亮点。
“崇州竹艺”燃动成都创意设计周,一大波“道明竹编”惊艳来袭
2018-11-14 13:57·崇州文旅局
11月9至12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成都创意设计周”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创意周展览会设城市空间、工业设计、旅游文创、乡村艺术四大展馆,其中乡村振兴是一大亮点。
崇州作为乡村文创产业带的重要载体,拥有川西林盘、田园综合体等示范基地,拥有“山、水、林盘”等特色生态文化资源,本届创意周,崇州携最美林盘竹艺村参展,完美诠释了“创意成都美好生活”的主题。
以竹元素为主题的崇州展厅“蜀州艺进”,惊艳亮相第五届成都创意设计周。
“蜀州艺进“”是中央美术学院与崇州的合作课题。
蜀州艺进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崇州市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市文广新局
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
来一大波展厅现场图
崇州展厅就是由一根根笔直的竹子组成
造型独特的椅子
椅子、灯罩无不展示着崇州道明竹编的神奇魅力
一件件竹编文创产品吸引着游客观摩
“文化+乡村资源+旅游”的完美融合
竹艺村将传统技艺与设计相结合,让竹编产品的价值得到了大幅提升。展厅展示了标志性的竹里建筑,最美的竹林村落美景,看到了别具匠心的竹艺制品,见识不同身份各具才华的“新村民”们为竹艺村发展所做的创意和设计。
传统文化、文创园区、文博旅游等
因创意而闪闪发光
此次以竹文化为主的设计成为本次设计周的一大亮点:古朴、简单的竹子、主编产品,蕴含着深深的意境和不同的内涵。
1、乡间竹里
绿竹拂窗,以文会友,令文化体验与生态生活共存。
“竹里”的建设初衷,就是打造复合功能的乡村社区文化创意展示交流中心,承载公益讲座、创意活动举办、文创产品展览等多元化功能。“竹里”也在这次成都创意设计周荣获了金熊猫奖。
2、飞鸟还林
飞鸟还林: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乡村规划模式
3、曲直有度
以设计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地方品牌自主造血。
4、匠作会心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体,整合现有资源,梳理文化脉络
5、与竹为伴
科学恢复竹种植产业,带动地方可持续经济
来自成都的游客张女士说:“崇州展厅的这些产品都很创新、融入了环保的理念。简单的竹子都能融入这么多的创新元素,将崇州的乡村文化元素融入到竹制品的设计上面,就显得它别具一格,比较具有崇州当地的特色,我很喜欢。”
展区的其他竹编制品同样受到游客关注,不管是造型独特的椅子还是精巧的包,因创意而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竹编是崇州传统文化创意发展的代表。而这些作为崇州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受到到游客的喜爱。
第五届成都创意设计周期间,崇州还组织了基层文化工作者交流学习活动。本次培训活动旨在提升全市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创新思维、拓展眼界、切实提高基层文化阵地的工作效能。大家在学习交流活动中,深刻体会到守正创新、精益求精、专业敬业的新时代文化工匠精神。
微信号:文华崇州
主办:崇州市文化体育旅游局
主编:戴万川
编辑:余平郑勇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