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06768944927097354/
2025-05-21 13:48·爱时事的小辣椒视频加载中...
一杯柠檬水引发的"商业大战",正在全国景区悄悄上演。
你或许见过这样的场景:蜜雪冰城门店排起长队,而百米外的小摊上,同款柠檬水被加价2元,依旧被游客抢购一空。最近有博主实测,在景区花3.4小时倒卖98杯蜜雪饮品,净利润竟高达254元,相当于时薪70+。这波操作让网友炸开了锅:"这不就是中间商赚差价?""景区刚需遇上懒人经济,活该你赚钱!"

但真相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当记者拨通蜜雪冰城客服电话,得到的回应是"正在核查",而律师的解读更揭开行业冰山一角:看似简单的摆摊生意,实则暗藏三重江湖规则。
第一重规则叫"懒人经济学"。烈日下的游客宁愿多花2元买现成,也不愿为4元饮品排队半小时,这差价买的不是柠檬水,是时间和体验。有摊主直言:"景区卖的不是产品,是救急方案。"
第二重规则是"商标使用潜台词"。那些挂着蜜雪招牌的小推车,既不敢明目张胆用正版logo,又要让顾客秒懂货源。就像法律专家说的,这就像菜市场里"xx果园直供"的招牌,在合理范围内打擦边球。
最关键的第三重规则藏在阴影里。湖北炽升律所李经昕律师点破玄机:转卖本身不违法,但九成摊主都栽在"三无陷阱"——无证经营、无健康证、无食品流通许可。有从业者苦笑:"我们赚的是风险钱,随时可能血本无归。"
这场柠檬水战争背后,折射出当代年轻人最真实的生存智慧。00后大学生小林在西湖边试水摆摊,他算过精细账:要抢在蜜雪冰城配送车到达前备货,要预判天气调整冰量,甚至研究出"第二杯半价"的话术。他说:"这不是投机,是用商业思维解决供需错配。"
但蜜雪冰城客服的回应给我们敲响警钟:当品牌开始重视渠道管控,这类野生生意还能走多远?有业内人士透露,已有景区要求摊主签订"不转卖协议",这场猫鼠游戏或将升级。
站在法律与市场的十字路口,我们不禁思考:当4元柠檬水变成6元便利服务,该不该给这些"景区摆渡人"生存空间?或许正如网友所言:"存在即合理,但要让合理变得更合法。"对于想入局的年轻人,律师的忠告很实在——办齐证件再出发,你的商业创意值得被规范保护。
这场舌尖上的生意经,最终考验的不是谁更会倒卖,而是如何在规则与需求间找到平衡点。下次见到景区里的"野生蜜雪冰城",你会选择扫码支付,还是转身走向正牌门店?留言区等你来辩。